1.相见礼仪
马来西亚多民族,很多风俗礼仪也十分奇特。例如见面礼就不同寻常,他们相见后,先擦摩对方的手心,再行合十礼,然后摸一下自己的心窝;最后再相互祝福。一般都说伊斯兰教的祝词,如“愿真主保佑您”等.如果在半路上遇到熟人时,必须有一个人先向前走一步,含笑伸掌.施行上述礼仪。有的在摸心窝时,把手举出老高,先从脸部轻轻摸下去,再在心窝点一下,特别表现出虔诚之意。现在的城市青年人见面后可能握手。异性间也可以握手.乡村里男女见面不能握手,如果看见女人用布把手盖上,就是表示他向男人预祝平安.如果要到马来西亚人家里去做客或拜访时,必须做到衣冠整齐、干净,进门前要脱鞋,并把鞋子放在门口或楼梯口.他们待客很热情,有点心、糕饼、茶、咖啡、冰水等。要按照主人的愈愿吃一点、喝一点,否则他们会以为你看不起或不尊重他们。
2.仪态礼仪
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国教,礼仪方面的要求很多,例如.如果要经过别人的面前,必须要弯下身子来;对待老年人十分尊敬.如果在家庭里,老年人要受到全家的尊重,晚辈。
在长辈面前必须恭恭敬敬,即使晚辈结婚生子,在父母面前也要像小时候一样遵守各种礼节。在父母面前要坐得端端正正,不准又开腿脚或把脚翘起来,如果在席地上,必须盘膝而坐。如果是女儿,在父母面前要求更加严格,如坐椅子,要双腿并拢,脚并行;如果在席地上,就要屈膝而坐,而腿伸向一侧。马来西亚人很重视邻里之间的关系,在观念上就认为,邻里必须和睦相处,长期友好。【社交礼仪、马来西亚礼仪知识与风俗习惯 】社交礼仪、马来西亚礼仪知识与风俗习惯。在具体行动上,如果邻里有什么大事小事,都要尽力去帮助,有什么困难,更是大力协助解决。头部是他们认为最高尚的地位,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是神圣的,别人千万不可以触摸,小孩子的头部也是不能触摸的。背部也是不让别人触摸的,因为背部受到触摸是一种不吉祥的预兆。在大厅里,男女不能并排而坐,更不能触摸到异性。公共场所里的拥抱和接吻是违法的.不能用右手的食指单独指事物,包括人和东西.在析祷毯上只能跪,不能坐,也不能站。如果要进伊斯兰教堂,就必须先洗脚,然后脱鞋进人.妇女月经期不能动《古兰经》。
3.服饰礼仪
马来西亚的传统服装分男女两种,男子的是无领长袖上衣,或穿纱笼,有的一件挂衫。女子穿“克巴亚”,即无领长袖的裙子。传统服装的特点是又宽又长,适合于热带气候里人们的生活习惯.在公共场所里,一般都不让露出胳膊和腿来。他们的“国服”叫“巴迪服”,是由蜡染的花布做成的,袖长宽大,柔软漂亮。森林里居住的土著民族,还保留着原始习俗。现代的年轻人上班时,多为轻便西服。
4.饮食礼仪
马来西亚人以大米为主食,福米糕点也常吃,喝的有椰浆、咖啡、冰水等。他们进餐既不用筷子,也不用刀叉,而是用手抓着吃,是名副其实的手抓饭。但在进餐前,必须把手洗得干干净净,并且要用右手抓饭吃,否则就是严重的失礼.进长时,在蛋毯上或草席上摆放两碗清水,一碗是洗手的,一碗是喝的.男子要盘腿而坐,女子要屈膝而坐。不用酒类待客.中国的广东、福建等地的菜肴在当地很有名气,比较受欢迎。他们的嗜好是吃槟榔、饮椰子酒、吃烟(把烟草放到嘴里嚼)。近年来,他们对中国的名茶很感兴趣,有的独饮、有的会友,讲究茶的质量、冲泡技术、茶具等。马来西亚一般人家的饮食习惯是:早饭是牛奶和面包或咖啡加面包,午饭和晚饭都吃干饭,或是大米干饭,或是树,粉干饭.千饭里拌些菜肴、汤、咖睡、胡椒、辣椒,昧道可口。另外,他们很喜欢颜色,不论是吃的还是喝的,总要染成各种有色的。荔枝汁、椰子汁及其他各种果汁和饮料都是他们常喝的,当然是染上各种颜色。
5.婚丧喜庆礼仪
马来西亚的婚俗也很特别,不是女子出嫁,而是男子出嫁,要到女方家去落户。一般的程序是这样的:结婚的第一天,由众乡亲簇拥新郎到新娘家里去。新娘由一名女性名叫“饰发妇”的陪伴、打扮、洗身,到了晚上举行结婚仪式。仪式由主教主持。双方家长签署结婚证书,新郎给新娘一笔钱,叫做“结婚金”.男女仍然分居。第二天,要举行新郎新娘的坐仪式,仪式后才能共同进人洞房。要求新娘严肃,不得出声、发笑,不得东张西望。众乡亲好友可以往新人身上撒黄米或五谷,是祝福庆贺之意。第三天或第四天要举行冲水式,所有的宾客都要求参与泼水队伍,为新郎和新娘洗去无虑的童年,迎来成熟的青年时期。第七天,新郎和新娘要到男方家去看望父母,然后再回到女方家长住。近些年来,城市的青年人也有女方到男方家长住生活的。在他们的传统结婚仪式里,在迎亲的那天,男女双方各要走一半路程,男子兴高采烈,女子悲悲凄凄。过路人如果遇到有人结婚时,就要进人祝贺一番。结婚仪式上,众亲友祝福新人,然后新郎新娘要回谢众亲友.各送一束鲜花.鲜花里要包裹上一个煮熟的鸡蛋.有的地方还要举行“染手掌丰L”.仪式隆重,用时很长,有的要进行整整一天。
6.旅游礼仪
马来西亚的旅游业发达,国家重视,作为支柱产业,外汇很多。著名景点极乐寺,由中国僧人八妙莲所建,气势宏伟,古木、池水、宝塔、缅甸式、中国式、泰国式集于一塔,是槟城白鹤山的奇观.特别是内有康有为亲笔题写的“勿忘故国”四个大字,还有章太炎等人的诗词。还有三保山,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驻扎过的地方,故为纪念而得名。还有黑风洞、青云亭、国家清真寺、巴都费冷宜、邦咯岛、槟榔屿、潮满岛、大皇宫博物馆、迪沙鲁、花沙山、勒当山、兰卡威岛、龙望澡布、蛇庙、圣保罗山、尼亚洞、国家公园、槟城、古城堡、支顶高原等。在马来西亚旅游时,公共场所里男女要保持一定距离,即使是夫妻或朋友也要如此。如果有勾肩搭背者是违法的,是要受到处罚的.进清真寺要脱鞋和摘下太阳镜。男性不能穿短裤和汗衫,女性不能穿短裙。在公共场所乱扔纸屑杂物者必被重罚。
7.商务礼仪
在马来西亚商界广泛使用英语,名片也要随时准备好,如有谈判必须事前预约,商务活动中经常请客吃饭,一般是以午餐或晚来招待。送礼时不能当面打开展示,否则,就是失礼之举。如果接受了他们的礼品,可以写封信表示感谢,他们是很欢迎的。在日常交谈中,喜欢谈及体育,一般性事务、家庭生活、饮食之类。在商务活动中.客人可以用筷子或汤匙。
8.主要民俗
马来西亚人有名无姓,通常是起个名字,后面再加上父名,男的中间加“宾”字,女的中间加“宾蒂”两字。马来西亚人几乎人人都有头衔,有的是国家各级领导颁发的各种勋衔,有的是家庭传统的头衔,有的是宗教传统的头衔,男女往往都不一样。所以,在他们那里可千万不能把头衔弄错,否则,视为大大失礼。另外,他们的节日也很多,华人的春节,伊斯兰的圣纪节,佛教的卫塞节,还有国庆节(庆祝独立日)、屠妖节、哈吉节、国际劳动节、开斋节、圣诞节、感恩节、收获节、稻神节等传统节日。
9.主要禁忌
忌食猪肉和狗肉,不能用食指指人,不能触摸别人的头部,也不能触摸别人的背部。拿东西、握手等都用右手,忌用左手。不饮酒,对婴儿不能说“胖”字。如果要触碰到某人肩膀时,要把双肩同时碰触。如果有机会被邀请到马来西亚人家里做客时,要带上礼品,忌用纸包装,家宴只有男人,女人不露面。如果要坐时,不能把两腿叉开,更不能跷二郎腿。忌讳乌龟,”0,4,13″等数字也是忌讳的,白、黄、黑色很不喜欢,最喜欢红色、橙色等。
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称呼他们时并不以他们的姓作为称呼。马来人的名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各字,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
在马来西亚朋友家中做客,要吃些主人招待的糕点、茶水等。马来西亚人不要求客人送礼如果向主人送一些日常食品如椰子、槟榔、香蕉、糕点、饼干、糖果之类,表示友好情谊,主人会高兴他收下。
他们特别注重社交上的衣冠整洁。无论谁到他们的家中访问,进内厅前必须先将鞋脱掉,放在楼梯口或门口,然后方可进屋。
他们时间观念较强,讲求信义,对事先的约会,他们是一定会按时赴约的。他们重视饭前洗手。一般他们都愿意用水冲洗,不愿用湿毛巾干擦。另外,他们还喜欢在外贸桌上备有“水盂”,以供他们用餐过程中随时浸涮手指。

“马来西亚人爱好和平,遵守礼仪,讨厌赛马活动和嬉戏喧闹的氛围。”世界上没有几个地方的孩子能像马来西亚的孩子一样举止得体。他们很小就能帮助父母筹备开斋节的家庭招待会。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乐于享受欢愉。例如,在柔佛州,一场婚礼总是以泼水节收尾。来宾都参与其中,欢快地用水桶或者浇水的软管相互泼水。
“马来西亚人从不高声讲话。”当然,除了他们高声讲话的时候。不过他们一旦提高嗓门,那声音也堪称聒噪。
“马来西亚人从不触摸他人身体,在公共场合,即使家庭成员之间也是如此。”当然,在人们奋力挤车的时候就不管了。
“马来西亚人衣着端庄。”只有十几岁的孩子才会穿曲线毕露的迷你裙、缀满碎布头的牛仔裤等那些长辈们无法接受的衣服。“除了参加葬礼,马来西亚人从不穿黑色或者纯白色的衣服。”的确如此。不过黑色和白色也有可能是备受追捧的流行色。用深黑色将自己全身包裹起来的时尚风潮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日本流行一时,也同样风靡于马来西亚年青一代之中。在日本,老一代人对这种时尚颇有微词。在马来西亚,老一代对此也甚为感慨抵触。在这里,不少家庭争执都源于是否可以允许年轻女孩在探望年事已高的祖父母时穿着黑色的牛仔裤、黑色的T恤衫、黑色的夹克衫,甚至还要戴上黑色的墨镜,再想方设法弄一顶黑毡帽。“马来西亚人崇尚超自然的力量。”不过也有很多人对所谓超自然力量持怀疑态度,他们并不愿意受过时的迷信观念的束缚。如同在其他文化区域内一样,在马来西亚也有传统叛逆者、鄙视偶像崇拜的人、对传统观念不屑一顾的艺术家和目光如炬的思想者,他们都对传统观念和仪式弃如敝履。
“马来西亚人天生好客。”大体来讲确实如此,不过马来西亚人有时候发出邀请也不过是出于礼貌。如果你真地前往拜访,那么将被视为唐突。假设在聚会上,一位马来西亚人邀请你“到家里做客”,你谢过他的好意,然后询问对方的家庭住址或者拜访时间,这时对方的回答往往是“哦,欢迎您随时到寒舍一叙。不过我住在門,不太好找”,然后就转换了话题。如果有人告诉你“星期四的下午我经常邀请一些朋友到我家喝茶小案”,那么这恐怕是对方诚意邀请你的信号。如果她还详细地告诉你到她家该怎么走,那么赶快把地址记录下来准备赴约吧,对方可是诚心诚意的。以上是对马来西亚人行为处世、交际往来习俗的大体介绍。即使你习惯于我行我素,视打破常规为家常便饭,也有必要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一二。事实上,只有当你对当地的习俗了然于心,才能明白什么样的习俗不必认真遵守且不会招致非议。如果对“可为”与“不可为”把握精准,在人际交往中自然游刃有余,否则难免被视为粗鄙无礼。
10.文雅与礼貌
文雅与礼貌并无客观的标准可言。每一种文化都有对所谓礼仪的不同衡量尺度。在一些国家,吃饭时在盘子里剩一些食物被视为淑女应该具有的礼仪;而在另外一些国家,只有将盘子里的食物一扫而光才能表示对主人烹饪技艺的认可和推崇。在打招呼时应该说些什么?两人路遇,谁应该主动打招呼?各个地区各种文化各不相同。甚至连高速公路上的行车规范这类交通法规也会因地域各有差别。
在马来西亚,公共场所的礼仪主要涉及触摸和指点。用手触摸别人或者对人、动物及任何物品指指点点都是粗鲁的行为。
11.触摸
在拥挤的街道上,相互碰撞有时难以避免。不过在人群之间穿行,行人应该保持双手贴近自己的身体,以示没有冒犯他人之意。如果穿过人群时确实难免碰触到其他人,出于礼貌,应该用衣服遮蔽双手,以免直接接触到其他人。所有人都如此行事。大家都知道有时候轻微的触碰难免,但是尽量避免这样的行为仍然值得推崇。如果在拥挤的街道上横冲直撞、旁若无人,将被视为无礼的粗鲁举动。
异性之间尤其需要遵循这种行为规范。女性在购物的时候绝对不会挤在一群男性之中,即使超市里人头攒动也是如此。如果无法避免拥挤,她也要在人流中艰难地放下右臂,费力地推开碰触到她大腿的手,并将衣裙拽好,以防春光乍泄。
初次见面时,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人们可以相互握手致意。不过外国人会发现马来西亚人在握手时只不过是微微弯曲手指,相互轻触,旋即分开。观念较为保守的人们一般不同女性握手,而是微微一躬以示敬意。(事实上,对于真正保守的人们而言,在招待男性聚会的场合,女性根本不会露面,而是躲在厨房里。)
如果一位外国男性被介绍给一位马来西亚的女性,他必须仔细观察对方的行为。假设对方主动伸出手,男性可以与其握手,如果对方只是将双手交叉在身前,则男性最好选择鞠躬礼。
如果与朋友并肩而行,拉着朋友的胳膊、拍打他的肩膀或者轻拍他的后背都将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久居国外的马来西亚人,尤其是在国外学习了很多年以后,很清楚如果一位欧洲人在交谈时把手放在对方的肩膀上并非无礼之举,不过他们也明白如此举动在马来西亚人看来是十足的失礼。
阿姨、婶婶们轻轻地拍打或者捏捏婴儿的脸颊是爱抚的表现(是为了逗孩子笑,不过如果劲使大了孩子就会哇哇大哭,反面适得其反),但是陌生人是绝对不能碰触孩子的脸颊的。虽然欧洲人习惯轻拍孩子的头或者抚弄孩子的头发,但是这在东南亚地区却并不讨巧,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头是神圣的,凡人的手碰触会造成损伤。
在马来西亚社会,吻手礼是不被接受的。不过在家庭成员之间,在特定的仪式上,子女可以亲吻父母的手掌以示孝道或者请求谅解,不过这类仪式从不会邀请外国人参加。
亲吻礼,无论是轻轻一吻还是深情长吻,开始逐渐在大城市长大的年轻人中间流行,但是仍然为马来西亚社会所不容。至于被亲吻的人的反应,则因地域差异而互不相同。在有些地方,如果来访的客人吻了女主人的面颊,会引起轩然大波。被激怒的不仅仅是她的丈夫,还有全村的男女老少。
亲吻儿童甚至婴儿也是不允许的,即使是至亲也很少如此肆意地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对孙辈无限喜爱的老祖母通常只是用鼻子轻嗅或者爱抚孩子的小脸,而不是亲吻孩子。
用一个手指指指点点是非常粗鲁的行为,除非你刻意要侮辱对方,否则千万不要这样做。
用手指点他人尤其不礼貌,即使是对动物也不能这样指指点点。这样做不仅不礼貌而且很危险,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动物的灵魂会对指点它的人施行报复。用手指点天上的彩虹或者月亮也属于禁忌之列。老祖母们还会经常告诫孙儿,用食指指点神像的话食指就会断掉!
如果需要指点某人或者某物,应该用手掌指示,更谨慎的方法是将拇指伸出,其他四指松握成拳。由于食指弯曲,实际上人们是用指关节而不是手指指示人或物。以上的手势是可以为当地人所接受的,但是千万不要直直地伸出食指指示。
另外,一些在其他社会常见的手势在马来西亚却被认为古怪出奇。绝望的时候用手拍打前额,高兴的时候用手拍打大腿,感觉幸福的时候弯曲双臂拥抱自己,所有这些手势只出现在电影中的喜剧性人物的身上。对于一些马来西亚人来说,在恼怒的时候一只手握拳击打另一只手的手掌也属于粗鲁的行为。在马来西亚,双手应该保持贴近自己的身体。即使在如此拥挤的时候仍然要注意保持这种姿态。
在官方的仪式上,你还应该注意脚的动作。例如,如果有王室成员在场,落座以后将双腿交叉或者将脚尖指向尊贵的来宾都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如果你被邀请参加乡村中诸如婚礼之类的庆典活动,那么你会发现男性可以交叉双腿席地而 公地点和公司的办公室都悬挂当坐,但是女性却不可以。她们坐下时将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下面,每过10分钟左右就换一下坐姿,将两只脚的上下位置调换一下,以防止长时间压迫一只脚造成血液循环不畅。
如果觐见王室,则应将手松弛地叠放在一起,保持自然的姿态。鞠躬时应该双手高举至前额,掌心相对。这些要求还远远不够。如果你受邀参加官方典礼,那么事先会有人向你详细地解释行为举止的全部要求及禁忌。
在大街上时常能遇到王室成员或者其他权贵。如果听到的是警笛声大作,你应该首先放慢车速。透过后视镜,你会看到十几名交通警察一字排开,正向你跑来。如果警察打手势让你靠左边停车,照办即可。请国王、苏丹、首相之类的大人物或者警察部队、消防车和急救车先行通过。警笛长鸣就是向司机告知有重要公众事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首先放慢车速,停车,然后再四顾探寻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是有政要首脑通过,那么你停车避让无疑是礼貌之举。如果只是有警察通过,那么你如果没有停车就四处张望很容易撞到路人,不够安全。
12.寄膳宿者
如果你租住当地私宅中的一间,你可以选择和主人家一起进餐,或者去集市吃饭,或者自己做饭。不过在签订租住合同之前双方必须明确就餐方式。很多家庭忌讳租住的房客在家里转来逛去,认为有碍隐私。而很多外国房客发现自己一出现在门廊、前厅、花园或者自己房间之外的理解,并因而产生误会。如果主人经常在深夜将收音机或者电视
的音量调得很高,对客人确有影响,客人可以礼貌地向主人说明自己需要休息,希望对方将音量长,有些客人难免会故态复萌,开始我行我素起来。不过请遵照上面提到过的衣着行为礼仪,这碍于面子不好开口。作为客人, 对来访的客人和租客都适用。
未经主人允许,租客不要擅自邀请自己的朋友或者同事到自己租住的人家来。即使得到主人允许也要注意时机。如果主人家信奉伊斯兰教,那么不要在全家做礼拜时呼朋唤友。
如果邀请朋友来自己租住的人家做客,这家的女主人出于礼节,往往会奉上饮料招待客人。因此,租客可以根据自己邀请朋友的频率适时地买一些酒水、饮料、茶叶之类以示谢意。如果邀请朋友来此吃饭,要提前想好如何招待朋友。是自己下厨做饭,还是从当地的餐馆叫外卖,或者出钱请这家的女主人帮忙烧饭。无论如何,不要让女主人感到有压力。另外,朋友欢聚时要注意控制酒量,否则的话,如果被邻居看到信奉伊斯兰教的家庭的垃圾中酒瓶无数,难免会招致议论。
如果需要宴请朋友,最简单的办法是将聚会地点选在当地集市的餐馆。在那儿,你和朋友们可以无所顾忌地欢饮。
即使你邀请的朋友已经到了家门口,也应该首先和主人共坐寒暄几分钟,然后再邀请朋友进门。另外,请注意不要单独请异性朋友进入你的房间。保守的村民会认为如此交往不合常规。当地人不会当面说你什么,但是却会因此责难你租住人家的女主人,对于在她的屋檐下发生如此无耻的行为表示同情,甚至认为她有纵容包庇之嫌。
男性同样难以免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按照传统习俗,即使已经订婚的男女也不能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独处一室,否则会因为太过亲密而受到非议,女方家庭也会因此催促婚期以弥补这种越礼的行为。当然,只有穆斯林家庭遵从如此严苛的行为规范。
假设一位外国男教师让一位女学生下课后留下来,他的行为将会引起轩然大波。没有人,包括校长,会相信他只是为了辅导学生功课而已。种种责难根本不需要向女学生求证。只要她和男性独处,听到此事的所有女性都会异口同声地责备她行为不检。异性独处一室、房门关闭,就足以说明其卑鄙用心,是否发生了什么伤风败俗的事并不重要。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73030419.html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