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丧葬
老挝各民族的丧葬方式差异较大。老族主要实行火葬。由于老族人大多是佛教徒,认为人死是脱离苦海,所以对有人去世并不感到十分悲哀,往往将葬礼举行得比婚礼还要隆重。老佤族人死后大多实行土葬。人死后装尸入棺,葬在事先选好的地方,死者的遗物随葬在坟墓里面。蒙族包括蒙莱、蒙高、蒙考和蒙丹等族大多实行土葬,不用棺,也不垒坟,多用布或草席裹尸坑埋。但因支系不同,习俗也不完全一样。老挝瑶族也实行土葬,用木棺。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 老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7.
老龙族人主要实行火葬。由于老龙族人大多信奉佛教,认为人死是脱离苦海,所以对有人去世并不感到十分悲哀,甚至将葬礼举行得比婚礼还要隆重。停灵期间,附近居民则聚集在丧家,歌舞宴饮,有些还放映电影。人死后用香汤沐浴换上新衣,将死者的双手拴在胸前做合十状,死者的双脚也被拴在一起,最后用大幅白布将尸体裹好放入棺内,停在屋中。与此同时,要请高僧前来诵经和通知亲友,并与长者商定出殡火化的具体日期。自火化之日起,死者的亲属要连续三天请僧侣诵经,第三天举行较大的宗教活动,有诵经、布施,斋僧等,并为死者亲属举行栓线祝福仪式,然后去火化场收取骨灰。骨灰一般存放在佛寺中,富裕人家是在佛寺中捐钱单独建一座舍利塔,以存放亲人的骨灰。
老挝泰族多举行土葬。泰族死者出殡时棺材不能从屋前的正门抬出,只能拆掉屋后的墙壁,新架屋梯,从屋后抬下去。死者的子女、丈夫或妻子都不能送葬,其他妇女和儿童更是躲得远远的。
苗族包括蒙莱、蒙高、蒙考和蒙丹等大多实行土葬,不用棺,也不垒坟,多用布或草席裹尸坑埋。但因支系不同,习俗也不完全一样。
老挝瑶族也实行土葬,用木棺。人死后全寨男女老少都停止生产活动,人们带着食物到死者家中吊唁并帮助办理丧事,主人家则招待大家,以表示感谢。
孙大英 高歌. 东南亚各国历史与文化【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195—196.
二、老龙族丧葬
老龙族普遍实行火葬,一旦家中有人亡故,家属马上要分头先办三件大事:
一是商请僧团到家诵经。人数、日期、每日次数,均由丧家确定。但所请僧侣不得单数,一般是八位或十位。
二是处理遗体。先用香汤沐浴遗体,尔后用棉线把死者双手合十拴在一起,并在其合掌中插置鲜花、对烛。据传统说法,这是为了让死者手持鲜花、蜡烛求路上天堂。还要用棉线把两个大拇指栓在一起,把双脚扎在一起。意在提醒人们,由于世上有各种绳索束缚着手脚,才使人在运命中生死轮回。死者嘴中要塞入银币一枚,富裕人家也有用金币或金块装进死者嘴中的。然后给死者衣服穿,穿法要不同于生前,或者反面穿,或者把纽扣扣在背后。再用大幅白布将尸体包裹好,装尸入馆,盖上棺盖(不钉棺钉)。灵柩不得正对房梁,摆入时要把死者的脚部冲着出屋大门。
三是通知不在家中的亲属,并与村中老者商定出殡火化日期。此事需经一番掐算,因为按照老龙族的风俗,以阴历择日,有两个讲究(忌讳),一是在月望日(十五)以前去逝,必须在上半月内出殡;二是忌讳与月份月数之日出殡。
蔡文枞. 老挝风情录:颂魂·丧葬·生育【J】. 《东南亚纵横》(季刊).199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