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节日礼俗

老挝的节日礼俗

一、民间节日

老挝的节日主要有两大类:政治节日和民间节日。老挝的民间节日大多和宗教信仰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1. 塔銮节:佛历十二月,公历11月。塔銮是老挝佛教徒和民众顶礼膜拜的中心,塔銮节也被视为全民族的盛大节日。塔銮节时间为半个月左右。节日期间,全国各地的僧侣和佛教徒络绎不绝地前往塔銮朝拜,民众也纷纷携带各种食物、香烛、鲜花等向僧侣布施。另外,还有文艺、体育等表演活动,整个塔銮广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塔銮节期间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即延续了3~7日的国际博览会。
  2. 泼水节

佛历五月,公历4月13~ 15日。泼水节又称“宋干节”或“五月节”,是佛历新年,相当于中国农历的春节,是老挝民间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全国放假3天,在农村则要延续一周。节日前3天,家家用水洗刷房屋,打扫卫生,意在辞旧迎新。

泼水节https://new.qq.com/omn/20190327/20190327A0IA80.html

3.稻魂节

佛历二月,公历1月。因在佛历二月举行,人们又称此节为“二月节”,具体日期定在稻谷收割、打晒后到入库前的某一天。此节主要是庆祝丰收并向鬼神和祖先表示感谢,同时也祈求来年能有更好的收成。

4.涅槃节

佛历3月15日。传说,佛历3月15日是佛祖涅槃日,也是佛祖训谕1250名门徒继续传播佛教的日子。各种活动要延续三个昼夜,最后一天晚上要举行秉烛游寺仪式。

5.维散顿佛节

佛历4月。这是老挝一个较大的宗教节日。节前,僧侣和教徒们一起打扫佛寺、佛塔等,在佛寺四周插上佛旗,在佛寺空场的四角放置四锅圣水。节日下午,听到集合的钟鼓声后,教徒们便携带礼品前往佛寺共度节日。

6.高升节

佛历6月15日。高升节又叫火箭节、火炮节、火龙节、银盘龙大会、醉酒节、疯狂节、六月节等,来源于婆罗门教的火神祭拜礼。

7.万佛节

佛历7月。万佛节又叫祭祖节或送瘟节,来源于婆罗门教,后演变成佛教节日。届时各村寨要搭起竹棚,分别在村寨的八个方向竖立一根竹桩,并准备好线团、净水、金沙等。节日早上教徒们向佛寺献斋,下午带着物品前往竹棚听经,并用扫帚蘸着圣水洒在村寨里和竹桩上。之后,教徒们把受过佛法点化的物品带回家中,将白线系在子孙的手腕上,把金沙撒在庭院四周,把净水洒在牲畜身上,以保佑全家人和牲畜除病消灾。

8.迎水节和送水节

分别为佛历八月、十一月,公历7月、10月。据说,从迎水节到送水节之间,要举行5次祭奠活动。最后两次往往合在一起举行,那时雨季也即将过去,所以规模最大也最隆重。两个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有 点灯笼、 放灯、赛鼓、放灯船、赛龙舟等,其中后两项最为热闹。

9.先人节

佛历九月,公历8月。先人节又叫祭鬼节或九月节。节日前两天,教徒们便开始准备各种食物,多少则视家庭富裕程度而定。过节时,食物共分4份,一-份送往阴间给先人,一份供奉僧侣,一份馈赠亲朋,,一份留作自己家庭使用。送给先人的那一份,多用几层芭蕉叶包裹,里面有甜、咸食品,还有槟榔、香烟、现金等。

10.水灯节

佛历十一月,公历10月。水灯节是庆祝丰收的盛典。届时,家家户户制作小竹船,上插蜡烛,到了夜晚,燃放爆竹之后,点燃蜡烛,将小竹船放入河中。刹那间河面上灯火万点,忽远忽近,随波飘荡,蔚为壮观,沿河两岸,男女青年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  老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7——32.

二、政治节日

老挝的政治节日有以下几个。

10月12日,独立节

12月2日,国庆节

3月22日,建党节

1月20日,建军节。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  老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2.

三、老挝老龙族的民间节日

全年有十二个民间节日,通常在每月的望日,多数与小秉佛教有密切关系,但其中一部分已成为全民同庆的日子,与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一定关系。它们是:

 一月守斋节。僧侣们从这一天起开始离寺,到山林中去持斋守戒。节日里,群众要到寺庙中向斋僧布施。

二月聚场节。此时正值一年一度谷物收割扬场完毕,人们把谷物运回村寨,入仓封存,一般不取 用,一直到三月的糕饼节才开仓启用。这一节日主要是庆祝丰收。

三月糕饼节。这一天开仓吃新米,家家户户舂米做糕饼,广行布施,庆贺丰年。

四月听经节。节 日里善男信女纷纷到村寺中,聆听高僧诵经论渴,解说“因果” 。

五月宋干节。是佛历和小历新年节, 也叫五月节或泼水节, 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前后共三天: 旧岁终日(除夕) 、歇日 、新年元旦。这是全民同庆的节日,主要活动集中在这三天中,过去有些地区持续七天或半个月。节日里除了斋僧、浴佛、放生等带有佛教色彩的活动外,民间的主要活动是泼水。

六月竹爆节。有译称火龙节或狂人节的。竹爆,老挝语叫“邦费”(意火筒),其实是一种原 始的“土火箭” , 我国两广一带也有这种玩物。箭身是一根长竹竿,一般长丈余至数丈 , 碗口 粗。竹竿头部扎着几节装有土制火药的竹筒 , 安上导火线 , 成为竹爆的动力部分。人们常常用各种彩色的布或纸剪成具有民族风格的图案 , 把竹爆打扮得绚丽多彩 , 有的还安上竹 哨。

七月祭祀节 , 也叫万佛节。主要活动是祭祀山神土地之类。因为七月的气候比较恶劣,病疫 流行,人们受迷信鬼神的影响, 不懂得病疫起因,于是祭祀山神土地,向他们许愿,祈求平安。 这个节日原是婆罗门教的活动。后来才和佛教发生关系,在节日里,人 们除了进行祭祀活动外 , 也聚集到寺院中听取高僧诵经和礼佛 。

八月入哈节和十一月出腊节 ( 我国傣族叫闭门节和开门节 ) 。根据佛教戒律规定,僧侣每 年要守“腊期” 三个月。其间不得擅离寺院外游 , 应专心在寺中 “参禅悟道 ”。由于普通群 众不知什么 “ 参悟 ” 之类 , 加上这三个月正是雨水集中的季节 ,所以群众称之为 “入雨节”和“出雨节” 。

九月祭鬼节 , 也叫九月节 、先人节。据迷信说法,这一天地狱门大开, 鬼魂出来觅食。

十月施僧节, 也叫抽签节。这是佛教信徒大搞布施的节日。

十二月施布节。十一月出腊节后,僧侣开始外出云游 ,传经布道。节日里由佛教信徒向僧侣布施成套的 “三衣” (也叫“ 三条黄布”即袭装、内衣和围裙 ) , 因为都是布料制品,所以称 “施布”节 。

蔡文枞. 老挝老龙族的民族节日 .【J】风土志.印支研究 . 198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