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服饰装束

老挝的服饰装束

  • 老挝各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民族众多、民俗各异,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这是老过的一大特色.

老挝各民族服装差异较大。老族和其他老龙族系民族,男子大多上身穿无领大襟或对襟的短褂,由白布、灰布、黑布或其他颜色的布做成,长在腰下臀上,袖口较窄。下身大多穿黑色、褐色或其他颜色的长管裤,裤裆较肥大。也有的穿黑色、褐色或其他颜色的筒裙。妇女大多.上身穿白色、粉红色、黄色或其他色彩鲜艳的紧身内衣,外套白色或粉红色无领大襟或对襟短衫,袖口和腰部较窄,一般没有扣子, 用布带扎结。下身穿粉红色、褐色或用各种花布制作的长筒裙。脚上大多穿拖鞋,有不少人赤脚。较富裕家庭的妇女腰系银腰带。

蒙莱(花苗)、蒙考(白)、瑶族和其他老松族系民族大多穿黑色、青蓝色和其他深色衣裤。其中,蒙莱和蒙考等民族男子大多上身穿圆领开襟窄袖黑衣或青衣,袖口常常用三道黑布镶衬,下身穿同样颜色的长管裤,裤裆肥大。妇女上身穿绣花或镶银的黑色或白色上衣,常常绣花、挑花、编织和镶衬等多种形式并用;下着皱褶花裙,大多以五彩丝线镶绣。部分妇女还佩戴银手镯、银耳环,胸前佩戴大银项圈或银锁。瑶族男子多数穿黑色或青蓝色对襟长袖衣,下着大裆管裤;妇女一般上穿青蓝色或黑色长衣,衣长过膝,以红色和白色布料镶边,下着黑色管裤。布料不少是自织自染的。

老佤、老努和其他老听族系民族以黑色衣裤为主。男女 色调差异不大。男性一般穿红边 黑衣,袖短而宽大。下着黑色大摆裆布裤。妇女一般着对襟黑色衣服,用银纽扣,下着管裤。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  老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4—25

图片1:http://album.sina.com.cn/pic/001LMDu9gy6QJMonUDK88

老听族系民族服饰以黑色衣裤为主,男女服饰色调差异不大。男性一般穿红边黑衣,袖短而宽大,下着黑色大摆裆布裤;妇女一般穿对襟黑色衣服,配银纽扣,下着管裤。

在农村和偏远山区,老挝各民族多穿自己缝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人们的服饰已经比较商品化和国际化。但是在过年过节或有重大活动时,女性一般仍要穿上民族服装,盘起发髻,而男性则多穿西装,穿民族服装已较少。

孙大英 高歌. 东南亚各国历史与文化【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193.

图片2:http://album.sina.com.cn/pic/001LMDu9gy6QJMrsnSIac

但是到了节日或参加正式社交活动时,不论男女老少,服饰都相当讲究,而且有一定的传统规范,男子下身应着“帕嘎丢”或称“帕姚迈摄丢”,一般为绸布,也可穿棉布。穿法是,用一幅长布自后朝前围腰,将两端布边卷在一起,穿过胯下将布卷头掖在后腰,上衣多为白色,长短袖均可。重要的是要有一条披肩布。不过,男子的披肩布无论花色或布料均不如女子所用的披肩布讲究,常见以方格纱笼布或水布替代。

不论是在一般社交场合,还是在节日或佛事活动中,均要求穿老挝式筒裙,披戴披肩布。老挝筒裙有别于泰国,缅甸,柬埔寨的筒裙,其特点是需由裙头、裙体、裙脚三部分缝制而成。裙头为普通深色布;裙体为一幅较宽的布,花纹不一定很鲜艳,但色泽要好,甚至只以少量金、银丝线;裙脚则相当鲜艳美观,多织以几何图案花纹,堪称老挝的一种手工艺术精品。老挝筒裙布料要求有一定厚度,特别忌讳太薄甚至透光见肉体。穿着也有一定规矩,要求裙头齐肚脐,裙脚盖小腿肚;不得长至脚腕,短至膝盖,否则会受人讥笑。穿筒裙一般要扎腰带,多为金属制品,以银质为最佳。至于披肩布,老挝称作“Pa Pat-biang”或“Pa Pe-biang”,是老龙族女子民族服饰的又一显著特征,它多数为丝织品,手工织造,花色图纹特别精美讲究。一般长1.6~2.2公尺,宽35~37公分,两端可以有须,也可无须。披戴时将其对折,折口朝外,缠胸穿过右腋使两端一前一后披搭在左肩上。

蔡文枞. 老挝风情录:服饰·饮食·民居·婚娶·妇道·待客.[J] .《东南亚纵横》(季刊)1995年第4期

图片3:谭延桐.老挝遍开塔树花.【M】.广西民族出版社: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