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国家,长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无论是哪个民族,男人都喜欢穿西装。然而,随着近几年人们穿着方式的变化,西装在平时生活中被认为过于严肃,适合较正式的场合穿着,而夹克衫和牛仔装变得流行起来。新加坡妇女喜欢穿裙子,年轻女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的裙子,老年妇女穿着的裙子则一般端庄素雅。学生上学穿校服,男生穿白衬衫配黑裤子,女生穿白衬衫配红裙子。
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新加坡的各个民族穿着基本趋同,这是各民族在接触外来文化时所产生的共同认识或达成的统一意见。这样,各民族在保留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融入其他文化。另一方面,新加坡各民族仍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印度族女性传统服装以“莎丽”为主。莎丽长约5.5米,宽约1.25米,两侧有绲边。穿着莎丽时上身会穿漏肚脐的短袖衫,下身穿上紧下收口的灯笼裙。莎丽的缠法因地区和种姓的差异而不同,穿法有上千种。莎丽有各种质料,有纯棉、化纤、真丝等,颜色五彩缤纷,图案千变万化,有的富丽华贵,有的典雅大方,还有的鲜艳夺目。印度的莎丽广受赞誉,吸引了不少海外游客前去购买。印度族男性着装以白色为主,传统的男子服装叫“托蒂”,也称为白袍,实际上就是一块缠在腰间的布,上身肥大,为过膝的长衫。新加坡印度族只在传统节日和婚嫁丧礼时才会穿上传统民族服装。新加坡马来族的民族服装中“纱笼”最有特色,它宽大松长,能遮手盖脚,分为便服和传统礼服两种。其中礼服做工讲究,尤其是传统女装,它们都是用专门的丝绸或布料制成的,图案秀美,工艺精湛。穿上传统女装,头披一条单色薄纱巾,显得美丽动人、婀娜多姿。马来族男士头戴“宋谷”无边帽,上身穿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衣服,下身穿长及足踝的纱笼,显得极其飘逸俊朗。
(毕世鸿.新加坡[M].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微信阅读电子书系统16字号:83—84页)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各自的服饰文化习俗。但新加坡作为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长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不论哪个民族,一般都喜欢穿西服。
但穿西服过于严肃,因而近几十年来,穿夹克衫和牛仔装也很普遍。妇女喜欢穿裙子,尤其是年轻姑娘所穿裙子的颜色特别鲜艳,洁白的上衣罩在薄薄的裙子上,显得轻盈飘逸、落落大方。老年妇女穿的裙子一般素淡庄重。学生上学穿校服,男学生穿白衬衫、黑裤子,女学生则穿白衬衫、红裙子。
马来人的民族服装“纱笼”最有特色。纱笼宽大松长,穿在身上遮手盖脚。它分为便服和传统礼服,其中礼服讲究做工,尤其是传统女装都是用专门的丝绸或布料制成的,图案优美,工艺精细。穿上传统女装,头披一条单色薄纱巾,显得光彩夺目、婀娜多姿。男士穿上纱笼,头戴“宋谷”帽,则显得飘逸大方。由于穿着纱笼上班不方便,马来人一般在探亲访友、上清真寺或在传统节日时才穿。
印度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袍,腰间扎一条白腰带;女人则穿裙子、披纱丽。
在新加坡,华人约占75%,旗袍是备受当地华人妇女喜爱的服饰。
早年华人下南洋,娶马来人为妻,生下的女儿称为“娘惹”,是娘惹文化的代表之一。在马来传统服装的基础上,改成西洋风格的低胸衬肩,加上中国传统的花边修饰,就是娘惹服饰。娘惹服饰多由轻纱制成,颜色不仅有中国传统的大红和粉红,而且有马来人的吉祥色土耳其绿;点缀的图案多是中国传统的花、鸟、虫、鱼、龙、凤等。

此外,新加坡还有很多行业服装,如商店有店服,工厂有厂服。男律师出庭时穿长袖衫和黑长裤,女律师则穿白长衫和黑裙子。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加坡(文化中行:“一带一路”国别文化手册)[M].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微信读书电子书系统16字号:21—23页)
娘惹服饰
最原始的娘惹装的上衣是长衣(Baju Panjang),长至脚踝,对襟、长袖款式,版型宽松。
当时的娘惹们通常会在长衣里另外穿一件短衣(BajuKecil),当需要工作时就脱下长衣,待工作完后再穿回。

20世纪早期,长衣被可巴雅(Kebaya)取代。可巴雅的长度仅至腰部,边缘有花边装饰,裁剪也更能体现女性美好的身材。

娘惹服饰的下装,都称为纱笼(Sarong)。纱笼的形状类似于筒裙,较为宽松,穿起来方便舒适。在挑选纱笼时是根据上衣绣花的颜色,而不是上衣的颜色。

在出席正式场合时,娘惹们必须穿着珠绣鞋(kasut manek)。珠绣鞋鞋面上的图案由各色细小的珠子穿成,工艺十分复杂。娘惹女孩自小便要学习制作珠绣鞋,成为准新娘的娘惹会在婚礼当天将自己亲手缝制的珠绣鞋当作礼物送给公婆和新郎。

(于淼.来源链接:https://m.jjl.cn/article/17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