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如果有人去世,一位家庭成员就会赶往清真寺向寺里的长老报丧,然后通知所有的亲戚朋友。现在电话和电报的普及取代了以往走家串户报信的方式。得到通知的人都会尽量立即赶来参加葬礼,即使远亲也不例外。
尸体在没有擦洗和装裹之前被放在垫子或者矮床上,人们在尸体上面罩一块布防止房顶落土,并在死者的胸口上放上萎叶的果实以驱赶盗尸的恶鬼。
经过擦洗和装裹之后,尸体被重新放回到垫子上并罩上布。死者脸上的面纱被撩起来,以便不断涌入的前来吊的人能够看死者最后一眼。放在地板上的香炉里青烟袅袅,祭奠死者的经文不绝于耳。从门口台阶处走来的吊者个个身着素服,静默无语。多数人会送些钱权作慰问。邻家的主妇们会到厨房帮忙照顾所有吊者的饮食。
葬礼一般在去世后24小时之内进行。如果死者在晚间去世,那么葬礼会安排在第二天下午。马来西亚气温高,尸体无法长时间存放。
在一些地区,尸体是放在有盖的棺材里的。而使用更多的是一种无底的棺材,尸体安放在布上,然后用绳子将布与棺材下部相连。
抬棺材的职责由家中的男性成员承担,他们把棺材抬在肩上,并在上面罩一把或者多把仪仗伞以示保护。有时候棺材会被抬到清真寺,放入朝向加方向的壁龛中,然后开始诵经。接下来,年轻的家庭成员或者邻居就开始挖掘墓穴。如果不去清真寺,诵经仪式就会在死者家中进行,之后尸体被直接抬往墓地。
来到墓地后,尸体被从棺材中抬出,直接放进挖好的坟墓中。两位家庭成员跳进坟墓中将尸体安放妥当,并在尸体上放一些土块。接下来将会为亡者再次诵念经文。然后,刚才跳进坟墓帮忙的两个人就爬上地面,由掘墓者用土将尸体埋葬起来。
当坟墓填埋完毕,站在仪仗伞下的清真寺的长老们就开始为亡者调经,并将新挖出的泥土混合着檀香水和花瓣撒在坟墓上。在马来西亚,墓碑大多为木质,也有石质的。
在死者去世后的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第四十天和第一百天,死者的家人都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中就餐以示对逝者的骊怀之情。
第一百天是安放墓碑的日子。这一天会在家里举行涌经和小型宴会,表示葬礼正式结束。一些家庭还会在死者的周年忌日举办宴会以悼念死者。

马来西亚的马来人按伊斯兰教教规操办丧事。人死后,家属立即向清真寺的管理人报告,以便尽快在通知板上写上死者姓名、埋葬时间和地点。同时马上通知亲朋好友、邻居和在外地的亲戚。如果死者在傍晚或晚上去逝,一般第二天中午或傍晚入葬。若清晨或上午离开人世,则于当日傍晚掩埋。送葬的程序通常是,先将死者尸体放在铺有白布的床上,然后把床停放在屋子中央。用一两条长布把尸体从头到脚盖好,让死者仰卧,双手右上左下放在胸前。将一把槟榔剪放在胸和小腹中间,以阻挡恶鬼跨越尸体。在死者的床前还要摆上香炉。停尸期间,保持香火不断,或连续燃烧香料三天三夜。在准备丧葬用品的同时,亲友和邻居可依次进入屋内,掀开遮面布,瞻仰死者遗容。尔后由同性亲友将死者抬到预定地点洗尸。洗毕,在尸体各部位均匀地抹上樟脑粉和檀香木粉,并在腋下等折窝处夹上棉花。然后把死者抬入屋中或走廊处裹尸。先给死者穿上不加缝合的白布衣裤,然后外面再缠上一层白布。死者头部暂时不缠,待叫来亲属在上面撒些檀香木粉后,才最后裹好。此后,把尸体放入棺材。棺材用重量较轻的木头制成,有的用白布绷紧作底,用竹签或木钉把白布固定在棺材四周的板上。然后把棺材放在担架上,再盖上几层好看的长布,最长一层布通常带有刺绣的图案,并写着《古兰经》经文。这时便可以将棺木抬到离墓地不远的清真寺去为死者祈祷。祈祷结束,将棺材抬到墓地,放入已挖好的坑内。填土之前,请人打开棺盖,解开裹尸布,在尸体周围塞一些死者家属已捏好的土块,接着在死者耳边呼唤穆罕默德的名字。然后盖上棺盖,埋好泥土。入葬后,请一位哈吉、长老或宗教学者坐在墓边已备好的席子上,为死者低声祈祷。然后按从头到脚的顺序在坟上点撒檀香水和鲜花。最后,将席子、香水瓶子等物送给为死者祈祷的人,并付给一定的酬金。死者去世的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40天、第100天和每年逝世纪念日都要为死者举行祭宴。